哺乳期能喝番泻叶吗(哺乳期喝番泻叶回奶吗)

哺乳期妈妈患病,自然得服用药物,那药物会不会通过乳汁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如果服用了对宝宝有害的药物,但又不想放弃哺乳该怎么办?新手妈妈难免会为母乳喂养而困惑,的确,无论你服用何种药物,在乳汁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泌。

妈妈服用的药物大多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中,建议哺乳妈妈在用药时,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哺乳期哪些药物会影响乳汁?

1不可随意乱服药物

哺乳妈妈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所以服用安全的药物不应该中断哺乳。

3合理调整哺乳时间

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妈妈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以便更多的药物排出体外。

4不宜服用避孕药物

避孕药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乳汁不足影响母乳喂养。而且,避孕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的妈妈不宜采取药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滥用中药

有些中药对产后的妈妈有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但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1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属于退热镇痛药,可引起宝宝高热、抽搐、呕吐、脑水肿等。长期服用会影响宝宝的血小板功能,出现凝血机制障碍。

2抗生素类

氯霉素:抗生素类药物,可抑制宝宝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环素:抗生素类药物,影响宝宝骨与牙的生长,可致牙釉发育不全,易生龋齿。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抗生素类药物,损害宝宝的听力及肾功能。

甲硝唑:又称灭滴灵,抗生素类药物,此药在乳汁中浓度较高,使母乳呈苦味,影响宝宝的食欲。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仅少量进入乳汁中,但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宝宝出现过敏反应。

复方新诺明可用于哺乳期,但宝宝小于2个月时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

3镇静安眠类药物

安定类:乳母长期服用,可使宝宝萎靡不振,嗜睡,生长缓慢。

眠尔通:服用后,乳汁中药物浓度比血液浓度要高出2-4倍,可使宝宝萎靡不振。

苯巴比妥:妈妈长期服用此药,可引起宝宝嗜睡、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考虑用药:妈妈在入睡前服用日剂量的抗抑郁药,可降低对宝宝的影响。

4激素类药物

雄激素:大剂量抑制乳汁分泌,使女宝宝男性化,男宝宝出现性早熟。

雌激素:禁用,会导致回乳。

口服避孕药:禁用至断奶或分娩后6个月,以免女宝宝青春期出现妇科肿瘤性疾病。

5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A:哺乳妈妈摄入过多,宝宝会发生中毒反应。

维生素D:妈妈长期大量服用,将导致宝宝高钙血症,影响智力发育。

维生素B6:过多服用会抑制乳汁的分泌。

6呼吸系统禁用药物

氨茶碱:妈妈用药后,宝宝易激惹。

麻黄素:妈妈用药后,宝宝出现易激惹,并且影响睡眠。

7内分泌疾病禁用药物

甲亢平:抑制宝宝的甲状腺功能。

碘剂:禁用,乳汁中含量较高,会抑制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肿大。

8消化系统禁用药物

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硫酸镁等,会引起宝宝胃肠蠕动增加及腹泻。

止泻药:如白陶土复合物。有6-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宝宝,妈妈不能服用此药物。

因此,哺乳期母亲用药要慎重,因某些病情需要不得不用时可调整哺乳时间或停止哺乳。

小贴士:

哺乳期妇女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决定取舍。应明确用药特征,尽量避免因哺乳用药而对乳儿造成危害。二是选用进入乳汁最少,对婴幼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因婴幼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体内酶系统未十分健全,对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表达不明显。三应注意用药和哺乳的时间间隔。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长短调整用药和哺乳的最佳间隔时间。一般应避免在药物浓度高峰时授乳,或采取哺乳后用药,最少间隔4h以上。当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时,为防止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应监测乳儿血药浓度,特别对于那些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尤应注意。

版权声明:
作者:yangshengjia
链接:http://acefel.com/7378.html
来源:ace养生家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